夏末的阿勃勒,秋落
Saturday, September 30, 2023
Nō.1
Sunday, September 17, 2023
Monday, March 27, 2023
草圖
Friday, August 12, 2022
Wednesday, August 3, 2022
愛是什麼
前幾天走在路上看見鐵圍籬上噴著幾個大大的「無愛者自由」,一直在想到底愛是什麼,難道愛是一個用來捆綁彼此之間的鐵鍊嗎?沒有了愛就沒有了束縛。
van der waals引力-無形卻也緊緊連繫。
愛是否可以就像分子間的凡得瓦力,一個看不見的引力,分子可以保有自由旋轉震動的空間,太近斥力太強,太遠引力卻也下降,適當的距離讓分子偶極感應產生引力而接近,保持一個彼此都感到舒適自由的距離關係,讓最強引力持續吸引著彼此。
圖片引用:原子力顯微鏡基本原理
Tuesday, August 2, 2022
七菜一湯
從料理到烘焙,覺得差異最大的地方就是計量的不同,做料理很多時候都偏向直覺導向,一邊料理時一邊調味,試味用味蕾感覺、聞一下氣味是否出來、聽一下聲音、看顏色、觸壓感覺食材的熟度。
第一次料理牛蒡金平,之前飯店在旁邊觀看沒有食譜就試著用感覺去配量,先以牛蒡為100%,其他就先以一般調味的感覺決定各成份百分比,再以牛蒡的重量除100算出的係數做為基礎算出各自的重量。
一開始調味像是醬油、糖、七味粉、檸檬慢慢下,味道感覺不夠再加,原配量最後還會有剩,扣除後算出最後重量和百分比,用百分比控制成品是在學了烘焙後的習慣,好處就是sop標準化,和Jamie Oliver那種用感覺的帥氣下料很不同,當然用感官去感受也是很重要的訓練,透過日積月累的工作所累積的經驗,只要看主材料多少就可以知道大概要下多少調味,就像是大腦裡建好味覺的百分比資料庫憑感覺直覺對決。烘焙也是如此,累積夠多經驗就可以從食材種類、重量、做法預測最後成品可以呈現的風味。
透過計量方式是可以將感覺量化的做法,對於初期還不是很熟悉各成份之間關係,透過可以追蹤的數字去感覺每次的調整有什麼不同,慢慢找到想要的風味,再配合五感的觀察感受去製作。
傳統料理上比較不會硬性要求到像烘焙般地量化操作,而隨著新式料理手法像是舒肥機的出現,料理科學化逐漸受到關注,但我還是覺得料理應當建立在傳統直覺和感官感受之上,否則廚師也只是一個會操作機器的operator 。
如果藝術家是靠感官感受後化學反應的呈現,那料理廚師和烘焙師是嗎?
Of Course ! 大藝術家們
Monday, August 1, 2022
Popular Posts
-
從五月買線上課後開始探索冰淇淋的世界,美式、法式、義式冰淇淋是現在 冰淇淋中的 主流光譜,然而從小吃到大的叭噗卻是在長大後最懷念的味道,街上傳來的 叭噗 聲音,看著賣冰阿公的單車走來,食物不僅只是滿足口腹之欲,也伴隨著許多成長的記憶。在異地的吃到有著熟悉味道的家常料理,可能是簡單...
-
2023即將結束,11月試著在工作室裡銷售,巷子裡經營工作室仍有很多事需要去學習和克服,也曾興起去外面找尋街邊店面,街面的生意想是會比較容易,但也衡量自己目前的狀況,如果要好一點的location就會需要高一點的店租,勢必會要增加人手與相關設備來平衡收支,評估目前現在的能力,還在...
-
從心開始的地方 有時候會有點崎嶇、有點看不見前方,你知道嗎!回首走過的路,傻傻地走傻傻做,原來已經走了那麼遠,那些自以爲無法克服的障礙,早就在踏出第一步的時候成為前進的墊腳石。 沒有什麼是白費的